2017届农业委培生就业双选会举行;历时3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收官
递上身份证件,拿出农机驾驶证等技能证书……昨天上午9时许,作为2017届农业委培生中的10名优秀生之一,毕业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孙伊琳,只用了短短10分钟,就与沙溪镇洪泾村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找到了工作。当天,我市2017届农业委培生就业双选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在市委农工办、市农委组织下,各区镇组团进场招聘。短短两个小时里,107名农业委培生被80个村(社区)“一抢而空”。
■107名大学生要在农业领域打拼
“我家在浮桥镇绿化村22组,2014年报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由于学院综合素质测评是优秀,所以我与村里没用几分钟就签订了就业协议。7月1日到村里报到,7月3日正式开始上班。”毕业生张丁毅告诉记者,尽管家里已没人种地,但自己3年前报考农业委培生时,就做好了在农业领域打拼的准备。
与其他非农专业的应届大学生相比,小张就业更容易,收入也比较稳定,发展空间很大。他认为,与电站、东林等村比起来,绿化村现代农业发展相对薄弱一些,自己到村里后,一定会认真向村里的“老师傅”们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同时,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村里的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我们8个村原计划招聘12人,结果临时增加了2个名额,最终当场招聘了14名委培生,这将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浏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年,浏河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速,各村(社区)合作农场发展都需要大批农业人才,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力度,更好地满足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我市现代农业融入“生力军”
“今天,我们与市委农工办联合组织了2017届农业委培生就业双选会,各区镇组团进场招聘。短短两个小时里,毕业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107名农业委培生就与80个村(社区),签订了就业协议。”市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双选会现场的情况看,各村(社区)对农业实用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现场签约率达到了100%。
签订5年的劳动合同,按政策缴纳“五险一金”;试用期满后,年工资收入3.6万元,年终根据工作业绩发放一定数额的考核奖金。这样算下来,一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年收入起码在四五万元,这极大鼓舞了农业委培生投身农业发展的热情,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补充了大批新生力量……据介绍,2013年起,我市创新实施“定向委培”模式,在全国首次采用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5年,该定向委培模式入选农业部“全国十大培训模式”候选名录。
为了做好农业委培生就业工作,我市专门出台农业委培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招聘在“优生优先”、“多需求优先”、“双向选择”基础上,对未能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业委培生实行统一分配,确保他们充分就业。2016年6月15日,我市举行了2016届农业委培生就业双选会,96名毕业生当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顺利上岗。昨天,在2017届农业委培生就业双选会上,107名毕业生被80个村(社区)“一抢而空”。这也标志着全市历时3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