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前完成初稿,6月底前全部完成
本报讯(记者 张立)本月初,我市召开了全市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作会议,明确将进一步提升13个被撤并镇(管理区)镇容镇貌,加快设施配套、健全公共服务、落实长效管理、转型产业经济、提升特色内涵、增强综合实力,从而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这些被撤并镇(管理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加快进行,预计初稿将在4月20日前全部完成。
记者了解到,这些被撤并镇(管理区)规划由上海和苏州的3个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在市住建局的组织下,3家规划编制单位已与相关区镇进行了多次接触,一方面充分听取各地意见,另一方面已着手展开实地调研、勘察工作。
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整治提升工作目标任务,这些规划编制将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为了确保编制工作的序时进度,各编制规划单位将在4月20日前完成规划的初稿。
据悉,这些被撤并镇(管理区)的规划将涵盖产业、用地、道路交通、公共配套、市场基础设施、河流水系、绿化景观、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并且将达到8个方面的要求。
在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方面,将结合现状,因地制宜挖掘各被撤并镇(管理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在用地规划方面,将详实调研现在的用地布局和使用情况,对各类用地进行潜力分析,并通过挖潜和整治存量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在交通规划方面,将更注重对外交通衔接,并合理配置公交站场、站点位置及公共停车场布局;在公共配套规划方面,将结合人口规模和发展定位,合理配置公共设备,并具体落实配套设施项目的用地规模、位置和界线;在市场基础设施规划方面,不仅要明确位置和用地范围,还将具体确定电力、通讯、燃气等8种管线的容量和走向;在河道水系规划上,将明确河道断面形式及走向,并提出沿河建筑和景观控制要求;将结合现状河道水系,确定合理的绿化景观系统;同时,将针对各被撤并镇(管理区)的重要节点、建筑、街巷、绿化、河道水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整体提升的指导性要求,从而彰显特色、改善面貌、提升人居环境。
各规划单位将完成的主要规划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综合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断面规划图、公共交通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河道整治规划图、市政工程设施和管线规划图以及主要街道、立面、绿化、公建配套整治效果引导图等规划图纸,同时还包括近期建设项目的资料库。
13个被撤并镇(管理区)包括新毛、浏家港、牌楼、时思、老闸、九曲、新塘、归庄、直塘、岳王、新湖、王秀、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