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增幅均居全国主要港口前列
本报讯(记者 李孝忠) 2016年12月31日,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的“远景”号载着828个标箱开往日本关东,“远丽”号载着798个标箱开往日本关西,“海虹”号载着411个标箱开往日本关西,“锦江阳光”号载着565个标箱开往日本北九州,“克拉玛祖”号载着565个标箱开往东南亚。在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等带动下,太仓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8.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3%,增幅居全国主要港口前列。
近年来,太仓港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战略合作,加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循环,加快改革创新,加快码头建设,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建设绿色安全生态港口。去年,太仓港完成码头项目投资10.45亿元,完成集装箱四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启动疏港铁路前期工作,船舶吃水深度丰水期放宽到-12.3米,全港累计建成码头泊位82个,形成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液体化工、装备制造5大作业区。
太仓港出台优惠政策,培育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等船运、船代、货代公司,引导船公司加密航线航班,去年新辟和加密东南亚等集装箱航线13条,全港航线总数增加至183条,其中近洋航线22条、内贸航线45条、洋山支线40条、长江(运河)支线76条。集装箱航线网络覆盖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东南亚等近洋22个主要港口,广州、虎门、厦门、泉州、宁波、大连、营口等沿海20个主要港口,重庆、武汉、长沙、九江、合肥、南京等长江(运河)48个港口,基本建成近洋直达集散中心。
太仓港口管委会和各口岸单位推进太仓港获批成为进口肉类、进境食用水生动物、黑龙江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指定口岸,推进“单一窗口”等“四个”试点取得新进展,获批江苏省文明口岸,不断优化太仓港口岸环境。各家码头公司着力提高装卸效率,不断提高行业知名度,多措并举吸引2885家外贸企业选择太仓港走货,使得太仓港进出口的外贸企业扩大至25个省(市),每年为江苏及长江沿线企业节约集装箱物流成本约6亿元。这也帮助港航企业取得了良好收益,438家在太仓港区注册和经营的港口码头、物流、运输、仓储及港口关联依存企业年上缴税收总额达37.68亿元,集装箱码头企业、件杂货和散货码头企业、外贸船公司利润分别增长3倍、2倍、1倍。
“太仓港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榜第39位,成为拉动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引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助推器’和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力军’。”太仓港口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太仓港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朝着江苏江海联运港区龙头、长江水运集散中心,深度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分工的重要北翼,辐射带动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进出口门户的新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