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孝忠
梳棉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高端设备有序运转,走下生产线的涤纶竹节纱等产品堆满了仓库,少量堆放到了仓库与车间之间的消防通道上。日前,记者与市安监局、消防大队、双凤安监办有关人员一起,来到高阳工贸有限公司,发现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升级比装备升级、产品升级慢了小半拍。
高阳工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种纱生产的厂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家企业始终把“走安全发展之路,创纱线知名商标”作为核心战略,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持续提高研发设计和生产特种纱的能力,以准时的交货期、零缺陷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员工的支持和良好的市场信誉。“最近,我们变3个班次为2个班次,尽量避开高温和峰期用电,给员工提供冬瓜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在企业的食堂附近,堆放着20多只冬瓜,执行董事长许惠忠告诉记者,他们还捐资助学新湖小学等学校。
消防人员检查了企业的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要求工作人员拧开消防栓,很快有流量较大的清水流出。“这家企业消防设施健全,人员配置到位,在同类企业中消防工作做得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车间与车间之间搭建了大棚,占用了防火间距,消防通道有堵塞现象,操作间与设备间防火分隔不到位。”消防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消防人员查出的小隐患和提出的建议,许惠忠表示尽快整改。
对照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项规定,员工从200多人减少到110人的高阳工贸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在听取市安监局工作人员的介绍后,许惠忠发现上级部门对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安全标准提高了,自家企业有的已经做到,有的需要升级。他表示,作为一家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企业,他们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总监制度,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组织一线职工到指定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在车间安装感应式报警器,在技术改造的同时升级安全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