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邢智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从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功能发挥等多个方面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活力迸发。
目前,我市社会组织总数807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11.23个,列苏州第一。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1249个,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各异、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我市利用社会组织专职人员培训、等级评估、年检等工作,开展培训和指导,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内部建设,提升自治能力。
“社会组织涉及的受益群体覆盖面一年比一年广,这从每年公益创投项目中就可以看出来。”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顾群丰介绍,为了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2012年起我市启动了公益创投活动,4年来,创投项目受益面从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助残服务、帮困服务等传统领域,扩展到亲子教育、心理咨询、环保宣传、外来人员社会融入、专业社工培训等多个方面。
2012年起,以民政搭台、部门参与、校地联合为主要模式,相关部门陆续建立了企业、养老、矫正、妇女、社区等社会工作培训基地,从不同社工岗位需求出发,聘请专家教授到基地讲学、培训,使不同岗位的社工能够掌握和运用本岗位专业方法开展工作。目前,10个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已开展培训超过百次,培训人员超千人次。去年,市民政部门支持补助社会组织19家,支持补助10个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开展实务培训。
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孙陈,曾在北京、四川、合肥等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及培训。去年,她带着老年服务领域的从业实践及经验,回到太仓发起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机构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为了鼓励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培养和引进社工人才,提高助人服务专业化水平和质量,去年8月,市政府印发了《太仓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和薪酬待遇提出了明确和规范的要求。通过对申请机构和社工个人的申报资料严格验证、审核,市民政局对11家专业社工机构的25个社工专业岗位进行专项补助,其中领军人才根据学历另享有10万元以上安家补贴。此政策已经吸引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后等近40余人来太举办专业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领域的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