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直接收入52.9亿元
本报讯(记者 刘少树)去年,我市税收超亿元的12家企业,实现直接收入52.9亿元,对全市国税直接收入贡献份额为47.2%,约占国税税收收入“半壁江山”。
国税税收再创新高。去年,市国税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完成直接收入112.2亿元。我市国税税收为何保持两位数增幅?据分析,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经济转型升级“太仓版”,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工业制造业领跑全市经济。去年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产销衔接顺畅,消费需求稳中趋旺,外贸出口增势强劲。税收数据显示,占比近六成的工业制造业去年入库直接收入62.2亿元。其中:造纸、化工、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6大行业贡献工业制造业增量的90%以上。除了12家年纳税额超亿元外,我市还有87家企业年纳税额超过千万元。
服务业税收占比有所上升。我市服务业继续提质增效,总部经济、仓储物流、物联网、休闲旅游等领域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其税收在国税方面有充分体现,去年国税部门完成服务业税收31.8亿元,服务业税收占直接收入比重达到29.2%。税收超千万元服务行业中,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增长最快。
内、外资税收齐头并进。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促进了关键技术拥有率、产品市场占有率、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构调整带动力提升。去年内资企业贡献直接税收42.2亿元,外资企业贡献直接税收66亿元,内、外资税收占直接税收比重分别为38.6%和60.5%。
税收优惠金额进一步放大。去年,市国税局共兑现各类税收优惠31.3亿元,在加快转型、调整结构、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