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件污染案件移交司法处理
本报讯(记者 徐盛兵)今年以来,市环保部门对全市污染企业的监察频次达到5000多厂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40起,挂牌督办13家企业,限期治理4家企业,对280家企业开展了后督察。对疑似违法排污的企业进行24小时蹲点守候,并充分利用“两高”司法解释这一利刃,将4件污染案件移交司法处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手段再“高明”的偷排直放也逃不过群众的监督。6月12日,有群众举报反映璜泾镇永乐村荷花池水质受到污染,不能进行灌溉,市环保局固废中心执法人员与监察大队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执法人员发现,该地荷花池水质呈淡绿色,河南侧为苏州爱特福物流有限公司,至该公司调查发现,在其东北侧围墙边有13桶(每桶200L)不明液体及7只空立方桶,该地的雨水管道内存水颜色呈绿色,执法人员遂在两个雨水管道井口分别采样。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有一瓶水样中六价铬浓度超过标准的82倍,一瓶超过标准的263倍,还有一瓶甚至超过标准的723倍。
市环保局执法人员随后调查到永乐村十六组村民殷某曾租用该地进行一些经营活动。6月13日,执法人员约见殷某,在询问中殷某承认于今年5月初拉回两立方桶含钯的废电镀液,5月24日经一湖南人现场提炼后,将剩余废液倒入下水道中,也承认该13桶不明液体为其本人收购,认为这些不明液体为废油。随后执法人员带殷某至现场指认,并在雨水管道和荷花池中分别采样一份。6月16日,殷某在市环保局固废中心人员的监督下将13桶不明液体(3.27吨)运至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收集的电镀废液(720公斤)运至苏州顺惠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处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殷某非法排放含重金属六价铬等污染物超标3倍以上,已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目前已经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惩治环境违法行为已成为社会共识,我市也已经完善了司法联动机制,织密了“法网”。6月18日,接市检察院来电,反映在浏家港三里村家具城内有一非法电镀作坊,废水直排河道。当天下午,公安、工商、环保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该电镀作坊进行调查取证。原来,该电镀作坊租用浏家港三里村家具城内一厂房,无工商营业执照,无任何环保审批手续,私建了一条半自动镀锌线、一条金属前处理线,主要从事紧固件的电镀加工作业,无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废水直排厂区东侧河道,废气直接排放。环境执法人员立即采集水样,厂区东侧河道所取的水样经检测发现锌浓度为8.12毫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车间废水排放口所取水样:pH1.8、化学需氧量1060毫克/升、总镍1.24毫克/升、总锌81毫克/升、总铬4.38毫克/升,超过《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该电镀作坊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总铬等污染物超标3倍以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已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目前也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坚决向污染宣战,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和落实联席会商、信息交流共享、联勤执法管理、移交移送等五大工作机制,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打造天蓝水清的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