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庄园举办草坪烧烤活动。
40组家庭参加花灯制作比赛。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几天,本报记者走近留在太仓过节的台湾同胞、新太仓人,走进浏河古镇、市图书馆等地,发现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中秋佳节。
台湾同胞:
在太仓过中秋感觉和家里一样
在太仓经商多年的蔡秀枝女士,12年来一直留在太仓过中秋。“太仓是我第二故乡,在太仓过中秋感觉和家里一样。”
蔡秀枝是台南人,她告诉记者,如果在家乡过中秋,也要准备不少东西,其中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在台南,除了月饼,我们要准备文旦、麻等。”蔡秀枝介绍说,台湾有句谚语:“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节日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购买芋头,做芋饼、煮芋饭、蒸芋果、烹芋汤、捣芋泥、炸芋枣……隐喻年年有余,这与太仓中秋吃芋艿的风俗一样。
每到中秋节,台湾同胞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烧烤,到了太仓也不例外。这不,中秋假期,在新毛芳境小区住着的20多户台湾同胞就聚在一起烧烤联欢。蔡女士也准备了不少烧烤材料,“鱼啊,蔬菜啊,过节要注重健康,少吃肉。”火热的烧烤聚会成了在太台湾同胞联络感情的好平台,让热闹的活动冲淡思乡的情绪。
“会想念台湾的家人啦!但现在网络很方便,通过视频、微信都可以联络。”蔡秀枝表示,虽然一个人在太仓,但由于现在通信便捷,中秋已经不是非要回台湾与家人一起过才可解思乡之苦。
与蔡秀枝不同,台胞周玉玺女士则将家安在了太仓。“我先生是1996年来太仓经商的,我则是2002年来的,现在女儿在苏州工作,这些年来一直在太仓过中秋。”周玉玺表示,她现在已是半个太仓人,愿意留在太仓过节。在台湾中秋怎么过?周女士介绍,台北和台南差别很大,台南相对比较传统,比如中秋节期间需要进香拜月,台北就少得多。
除了烧烤活动、与家人团聚,有些留太的台胞还会相互走动,一起品品茶、聊聊天,共叙思乡情。
集宿区青年:
玩纸牌游戏,过集体生日
9月8日,中秋节。新区集宿区的活动室内笑声不绝。启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社工们为节日里留在集宿区的外来青年带来了UNO游戏,从学习游戏规则,到分组比赛,半天时间里,他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UNO’啦,大家小心呀!哈哈!”几圈出牌之后,路雨辰手中的牌率先减少,剩下惟一一张。按照游戏规则,最先出完手中牌者就是赢家。正当他高兴的时候,一张标有数字“7”的牌跳到他眼前,“你必须和我对换手中的牌。” 对方说。无奈,路雨辰苦心经营的局只有拱手让人了。
“这个纸牌游戏叫‘UNO’,当手中只剩下一张牌时,必须喊出‘UNO’以提醒对手。”初步接触后,路雨辰说,游戏很有意思,局势变化很快,因此大家玩得也很高兴。
游戏之后,集宿区还为7~9月生日的人员举行了集体生日会。当天,6名留在太仓过节的员工接受了同事和朋友们送的祝福。他们分成两组,接受朋友们用方言送出的生日祝福,并一起切蛋糕、分享美食。
陈志勇目前在博格华纳太仓公司工作,早在2012年来太工作时就住进了新区集宿区。作为当天14名“寿星”之一,他觉得这样的活动既热闹又开心。“我的生日在8月份,那天我就和同宿舍的伙伴一起喝了点酒,买了点菜,简单庆祝了一下。”他说,这次集体生日放在中秋节过,格外感受到朋友团聚的氛围。
9月6日至8日,来自市区、浮桥、浏河等地的几十名新老太仓人在浏河古镇上的锡伯屋浏河印象休闲书吧聚会,听诗谱名,共迎中秋。
“高于虚幻,静汀的帷幔。在幕下懒散,情在此时留恋。高于浮躁,漕河岸。接纳往来的尘土,还原静的天蓝。高于晚霞,落下的序幕。月圆在此处,幕后为爱的演出。”猜诗谜是中国传统并独有的一种文字游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参加这次活动的大部分是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锡伯屋为大家提供了66首原创诗歌,大部分诗的主题是“团聚”。活动期间,由大家谱写诗歌名,如谱写的名字中有一字与原作者提供的诗歌名相同,主办单位就相赠原创礼品民族风线装本一本。
锡伯屋浏河印象休闲书吧是浏河古镇近期新打造的一个人文景点。记者在店内看到,书吧装修充满了异域风情,门口堆放着主人收集的手工线装本和工艺品,吧台用书本堆积而成,进门处、楼梯入口处放着明信片、包包、茶杯等创意产品,目前200多平方米的店内共陈列了主人搜罗的七八千本书。
新老太仓人:
浏河古镇上听诗谱名
传统味道浓:
猜灯谜,做花灯,制作月饼
“昨日去也打一‘五笔字’”,“孔明计谋真不少打一‘三字新词’”……昨天下午,市图书馆一楼大厅里摩肩接踵,爱好灯谜的朋友纷纷来到这里,在500条谜面下不时驻足凝思,豁然开朗后又笑逐颜开,到领奖处领取奖品。
记者看到,不少人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一是让孩子了解一下灯谜,二是感受一下传统节日氛围。”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据介绍,本次“弘扬娄东文化 践行核心价值观”迎中秋灯谜会现场灯谜有奖竞猜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文联主办,除在市图书馆举办外,还于当晚7点在中心广场举办。
当天下午,市图书馆还举办了亲子手工做花灯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加。40组家庭在听过工作人员介绍制作方法后,大人、小孩一起开始动手,把材料里的几根细木棍搭成一个正方体后,在木棍上缠上双面胶,贴上裁好的绸布,在花灯上装饰上漂亮的贴纸和蝴蝶,再在花灯里安装一个LED灯,一只漂亮的花灯就做好了。一位妈妈告诉记者,中秋节的花灯代表团圆,和女儿一起做花灯,不仅度过了一个传统的中秋节,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9月6日下午,一场亲子手工制作冰皮月饼活动在市图书馆举办,20多组亲子组合参加活动。记者看到,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莲蓉馅、豆沙馅、冰皮月饼粉、电子秤、月饼模子等材料及工具。父母、孩子配合默契,一起和好面,把面团分成十几个小面团,把月饼馅揉进面团里,揉成一个球后再装进模子里,用力一压、一推,一个有着漂亮花纹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不少亲子组合都是一家三口,妈妈带着孩子做月饼,爸爸则在一旁为他们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