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 超
早就听说我市有一群捕鳝人。记者日前偶然遇见了一位女捕鳝人。和她攀谈起来,发现这个女人一点也不输男人。
女捕鳝人姓唐,她说:“我快50岁了,就叫我‘唐阿姨’吧。”当时,她正在公交站台背面的阴凉处躲避正午火辣辣的太阳,还不停地说这样的天气简直让人没法干活。
唐阿姨衣服上缀满泥土,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塑料瓶子,大口大口地喝水。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以及车上的40多个捕鳝笼子和一把长柄的小铁锹,就是她的捕鳝家当。
唐阿姨指着捕鳝笼子说,这种笼子呈“人”字形,用废旧的塑料包装带编织而成,黄鳝钻进去了就出不来。捕黄鳝用的诱饵是蚯蚓,用长长的竹签穿着,穿到笼子里。
“我19岁就开始捕鳝,有着近30年的捕鳝经历,既辛苦也感到快乐。”唐阿姨说,她和丈夫从苏北兴化来到太仓有11年了,也算是新太仓人吧。他们住在一条船上,两个人每天骑着自行车外出捕鳝。为了多捕鳝,他们总是分头行动。靠捕鳝,他们不但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同时也在老家村中较早地建起了楼房,生活得无忧无虑。
说起捕黄鳝,他们夫妻俩可算得上是老把式。唐阿姨说:“不同的季节投放鳝笼的位置也不一样。春季里,由于气温舒适,黄鳝在越冬地带活动,鳝笼则需要放置于水草生长的地方;进入夏季,气温开始升高,此时鳝笼应放置于有食可找的地方;而秋季,沟塘水位下降,黄鳝喜好在水草多的地方打洞,鳝笼就应当放在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
“最忙的是每年七八月,这时进笼的黄鳝特别多。”唐阿姨用毛巾擦了把汗水说,这也正是天越热越要出来的原因。怎么辨别哪里有没有黄鳝?唐阿姨望着前面一块绿地说,比如这里原来就是一片水稻田,里面的小沟、小河里肯定有不少黄鳝,只要把笼子放下去耐心守候,一定会有收获。唐阿姨虽天天捕鳝,但每每遇到幼年鳝,她总会放它一马,让它回归自然。
捕鳝收益如何呢?唐阿姨告诉记者,平均每天能捕到四五斤黄鳝,有人上门收购,价格是30元/斤,这样算下来,她一个人一天的收入就有150元左右,她觉得很满足。说话间,她已走进一条小沟,用沾满泥巴的手把自行车上的40多个捕鳝笼一个一个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