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酷暑下的劳动者致敬
发布者:
太仓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3-07-29
阅读数量:
□刘少树
空调间里的人永远没法想象烈日下户外工作者的苦。连续多日的高温煎烤着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我们遭遇到能把“电风扇变成电吹风”的酷暑,在这样的“桑拿”天气下,谁不想待在空调房间内享受舒适?然而,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仍然能看到一群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空调维修工、送水工,是送外卖的服务员、抢修故障的电力工人,是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司乘人员、交通警察……无数平凡的人,在用自己无畏的坚守,让社会这部大机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有条不紊地运转,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社会的“清凉”。
他们无畏的坚守,值得全社会的尊敬;他们巨大的付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不否认他们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关键是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必需的服务,丝毫不掩盖奉献精神的光芒。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他们,道路拥堵、垃圾围城、电力中断、公交停运,甚至当有人中暑时,没有医护人员来救命,我们的工作、生活将会一团糟。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整个社会运转正是由这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组成,他们是民生的基石。正是这些无名英雄,为了我市的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城市文明创建出力、流汗、发热发光。
高温下,他们尤需人文关怀。企业该发放的“高温津贴”要发放到位。其实,高温补贴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的确微不足道。但是,这种有限的补贴体现出对在一线战高温、保生产的广大劳动者的一种尊重与理解,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施舍”。 除了致敬,社会也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尊重他们,少丢一张纸,环卫工人就能多喘一口气;开车时多一份耐心,烈日下的交警和交通协管员,就能少一份对危险的担忧;空调调高一度,也许就能减少一次电力抢修…… 走近他们,送去一杯凉茶,递上一条毛巾,道一声辛苦,这样一个个微小的举动,对于这些高温下挥汗如雨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份清凉的关爱、是一份爽人的体贴。
高温关怀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基于道德上的自觉行为。政府部门应以法律、政策的保障为支撑,开足制度关怀的“空调”马力,为劳动者解决“切肤之热”,撑起“遮阳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人尚且如此尊重夏日里的劳作者。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这样的关爱,更不能缺位。盛夏时节,请多给酷暑下的劳动者一些尊重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