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鹏飞
■2006年春天,在上海某海军部队服役的姚党妹的儿子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了人世。姚党妹一度患上忧郁症,不敢出门;
■姚党妹儿子的同学,在我市国税局沙溪管理分局工作的钱伟新得知自己同学的遭遇后,开始了志愿工作。7年来,他经常到姚阿姨家中,帮她干重活,陪她聊天……而胡丽芳因为去年参加“连心家园”志愿者活动认识了姚阿姨,1年来,她把姚阿姨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中的长辈,不离不弃。
“7年了,是他们两个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真心感谢他们!”7月23日上午,在姚党妹家中,今年61岁的她握着记者的手再次落泪,“我不会表达,我对他们的感谢只能拜托你们转达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要从7年前的一场变故说起。
2006年春天,在上海某海军部队服役的姚党妹的儿子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了人世,留下了父母和新婚6个月的妻子。“那时候我就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姚阿姨说,当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她整天以泪洗面,一度患上忧郁症,不敢出门。“看到别人家老的小的在一起,我怕我自己受不了,我想念儿子”。
就在姚阿姨感觉自己的后半生就要在悲痛和失望中度过时,一个小伙子的爱心善举改变了她的生活。小伙子名叫钱伟新,和姚阿姨的儿子是高中同学。得知自己同学的不幸遭遇后,钱伟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看看姚阿姨。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经常到姚阿姨家中做客,嘘寒问暖;家中有什么重活,他抢着干;姚阿姨心情不好,他陪着聊天。7年,姚阿姨冰冷的心被他的执着温暖,开始愿意和人打交道。现在,已为人父的钱伟新就职于我市国税局沙溪管理分局,当得知姚阿姨要感谢他时,电话那头的他笑了,“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希望能给她带来一丝慰藉”。
如果说钱伟新的付出是出于同学情谊,那么胡丽芳的加入则更加生动地阐释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暖。去年,在城厢镇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连心家园”志愿者活动上,胡丽芳结识了姚阿姨并决定和姚阿姨结成帮扶对象,“我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得知姚阿姨的情况后,我就决定要帮她一把,把她当作我的妈妈一样”。
胡丽芳并不是一时冲动,她的承诺体现在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三八妇女节,她在为自己的妈妈选购衣服的同时也为姚阿姨买了一套;端午节包粽子,她也牵挂着姚阿姨;冬至那会儿,胡丽芳又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送到姚阿姨家中……一年来,姚阿姨已然成为她的一个亲人,家中的长辈,不离不弃。“我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温暖姚阿姨的心,希望她能够重新快乐起来。”
采访结束时,钱伟新和胡丽芳表达了一致的心愿:“姚阿姨现在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继续我们的志愿行动,代替姚阿姨在天堂的儿子来爱她、孝敬她。”
记者手记
爱心,让孤独者有力量前行
姚妈妈是不幸的,独子的突然离去对她造成的伤害之深、之痛,常人难以体会;姚妈妈又是幸福的,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她又得到了两个孩子的爱。他们不是姚妈妈的亲生子女,但他们的善行善举在姚妈妈眼中胜似亲生。令人欣慰的是,姚妈妈已经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同时也在关爱着身边有着同样遭遇的人。
我市目前共有126户家庭,他们的子女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人世。钱伟新和胡丽芳用爱陪伴姚妈妈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我们也呼唤更多的好心人行动起来,关爱“失独老人”,让他们在爱中获得前行的力量!